日前,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某小區發生外墻保溫層大面積脫落事故,而該小區才剛剛交房半年不到!小區業主投訴到相關部門,要求外立面全部鏟除重做,并且由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房屋質量檢測。
近年來,外墻保溫脫落事故層出不窮,曝光最多的就是大風天大面積脫落,輕則砸壞車輛,重則砸傷行人!如此全國性大面積的問題爆發,一定是施工本身哪里出問題了?
我們先從施工驗收看一下,外墻保溫施工采用吊籃法,客觀來說,施工過程的質量管控確實是比較難:作業人員在高空上,晃晃悠悠地干;質檢人員在地面下,迷迷糊糊地看。
我們再從施工工藝看一下,外墻保溫采用的是粘錨固定,即:粘結+錨固,簡單來說就是,先用砂漿把保溫板粘結到外墻基面,再把錨栓(保溫釘)貫穿保溫板打入墻體固定,最后再掛網抹面。
脫落就說明錨固結構失效了,一定是施工工藝中某些環節沒到位,總結我們檢測的數個案例來看,原因無非就是常見的幾點:
•固定錨栓不合格,如常見的間距過大、深度過淺、彎曲變形等
•砂漿施工不合格,如粘結強度低、粘結面積小、粘結工藝差等
•保溫板質量不合格,如老化變形、吸水塌縮等
這些原因中的絕大多數如果總結一個詞就是:偷工減料。
大家在感嘆外墻保溫質量越來越差的同時,不禁發問,到底是什么根本原因造成了行業現狀呢?一位從事保溫行業二十多年的行業老兵,給出了答案:
“2001年我開始做外墻保溫的時候,EPS聚苯板外墻施工價格180元/㎡,二十年后,經過數次人工費和原材料漲價,到了2021年價格80元/㎡!”

2021年某項目EPS外墻施工報價表
低價中標,惡行競爭!人民日報曾做過精辟評價: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業主,沒有利潤何來質量!
行業惡性內卷導致沒有利潤空間,只能在材料采購、施工工藝等方面壓縮成本,犧牲質量、彌補效益。
具體怎么干?來放一張前不久網上流傳的,一名外墻保溫工人的自曝投訴信,大家可以舉一反三:

請問,這樣的工程將來能不出質量事故嗎?
外墻外保溫技術進入我國二十多年來,發展迅猛,不斷有新技術新材料涌向市場,我們似乎陷入了對新花樣的追求,而忽視了最核心的工程質量管控。
如今面對不斷浮出水面的質量隱患,如何變革新的質量標準和建造方式,實現外墻外保溫與結構同壽命的最終目標,任務艱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