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選用的膠凝材料分類.大部分以快硬硫鋁酸鹽水泥為主體,加入10~30%的粉煤灰為膠凝材料;也有以硅酸鹽水泥為主體(有的摻加少量硫鋁酸鹽水泥),加入10~30%粉煤灰為膠凝材料。
發泡工藝,先將膠凝材料、穩泡劑加水攪拌均勻,再加入雙氧水繼續攪拌后的漿料迅速澆筑到模具中,經發泡、膨脹、凝結硬化、脫模、養護、鋸割為成品保溫板材。
在前述干密度下,很多公司提供的導熱系數分別為0.055w/(m.k)、0.056w/(m.k)、0.06w/(m.k),在實際生產中導熱系數250kg/m³級一般應在應在0.065w/(m.k)左右。
板規格尺寸,供應市場的板的規格尺寸多為300×300mm,少300×600mm,干密度多為250kg/m³左右。
一些專家對發泡水泥板的看法.國內一些專家在一些雜志、會議就建筑外墻保溫及發泡水泥板發表了一些看法,如中國硅酸鹽協會房屋建筑材料分會名譽會長、原國家建材局科技司陶有生副司長就曾在<墻體革新建筑節能>發表了文章,總的講對發泡水泥板的看法是比較負面的,主要有以下看法:
導熱系數過高和干密度大帶來系列問題.實際生產的干密度250kg/m³級發泡水泥板導熱系數大多在0.065w/(m.k)以上,而擠塑聚苯板≤0.03w/(m.k)、膨脹聚苯板≤0.041w/(m.k),前者分別為擠塑聚苯板的2.17倍、膨脹聚苯板的1.59倍,如果簡易的按導熱系數的比值來計算保溫板的選用厚度,當設計厚度擠塑聚苯板為60mm、膨脹聚苯板為80mm時,那么發泡水泥板的選用厚度應為130mm,這對于發泡水泥板和和基層墻體粘結施工帶來困難;影響發泡水泥板和墻體的牢固連接,在高層建筑應用安全性存在問題。
板規格小,降低保溫性能和施工效率,增加膨脹螺栓用量,由于板干密度大,為便利施工操作和滿足強度的需要,故而發泡水泥板的規格多為300×300mm,單板面積為0.09㎡、600×600mm、單板面積0.09㎡兩種規格,有機保溫板規格最小為600×600mm時,單板面積為0.36㎡,分別為發泡水泥板前述規格的4倍和2倍,過小的板塊產生了更多的縫隙,形成了冷熱橋,進一步降低了保溫性能,增加了膨脹錨栓用量,降低了施工效率。
在干密度200kg/m³時以下抗拉粘結強度很難達到0.IMPa.導熱系數和強度隨干密度同步變化;常規混凝土的抗拉粘結強度一般為抗壓強度的1/5,發泡水泥板,抗拉粘結強度干密度200kg/m³以下難以達到JGJ144-2004《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149-2003《膨脹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規程》中≥0.IMPa的強制性要求。
抗折強度低,干密度200kg/m³以下的水泥發泡板抗折強度也比較低,在運輸、施工中破損較多,也有些在抹面前安裝膨脹錨栓時即已開裂,埋藏下安全隱患。
質量波動較大.粉煤灰的不穩定帶來嚴重的質量波動.很多工廠在發泡時采用二、三級粉煤灰甚至等外灰,其質量波動很大,嚴重影響了發泡的穩定性,也造成強度的大幅度波動,當選用高鈣灰時,甚至使發泡水泥塊漲裂。
工藝簡單,計量不準確致使質量波動.鑒于以上原因,己出臺的發泡水泥的標準要求也較低,標準中多以干密度劃分,級差高達50kg/m³,標準本身都難以保證保溫工程質量。
不能實現自動化、機械化、規模化生產.大部分工廠設備工藝簡單、未能實現自動化、機械化、規模化生產,使很多專家認為發泡水泥板行業技術含量低、投資少、門檻低,質量難以穩定、有大工程時,也難以滿足供應。
猜您喜歡:
新型無網系統——YT無機活性外墻保溫材料怎樣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