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業整體實力突飛猛進,科技創新成果令國外同行刮目相看。但在外墻保溫材料領域卻止步不前,表現在更新換代的設備基本上都是靠國外引進,自主創新和開發的產品幾乎微乎其微。
外墻保溫材料從上個世紀90年代由外企引入中國建筑市場,經過20多年的消化吸收,國內企業在這一領域完全是無所建樹。細數所有外墻保溫材料,先后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分別是:聚苯泡沫板、擠塑板、巖棉板、酚醛板、聚氨酯噴涂等,這些產品經過中國式的改良,與用戶預期相距甚遠。
所謂的中國式改良,說白了就是采用落后的施工方式,產品質量縮水,降低技術標準,以獲取更高的利潤。以聚苯泡沫板為例,生產企業為降本,縮減模具尺寸,剪裁時降低產品厚度,重量(公斤數)不達標,就添加白沙和加水,這些現象非常普遍存在于外墻保溫行業。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究其原因:行業的龍頭企業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小企業沒有創新能力不說,大都不思進取,且得過且過,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糊弄用戶的情況時有發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創新和優質服務,但愿我們的企業以此為標準,贏得客戶的信賴,樹立起用戶信心,贏得更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