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節能可改善大氣環境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建筑采暖的能源以煤炭為主,大約占總能源的75%。在一個采暖期,我國采暖燃煤排放二氧化碳約1.9億噸,排放二氧化硫近300萬噸,排放煙塵約300萬噸;采暖期城市大氣污染指標普通超過標準,造成嚴重的大氣環境污染。
大氣層中的CO2、CH4和氮氧化物等氣體,可以讓陽光可見透過,但對地球想宇宙釋放的紅外線起阻礙作用,并吸收轉化為熱量,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這種現象稱為”溫室效應“。溫室效應的后果將是全球氣候的異常現象,使降雨、風、云層、洋流以及南北極冰帽大小等關鍵可變因素發生變化,嚴重危害人類生存環境。
二氧化硫、煙塵和氮氧化物等,是呼吸道疾病、肺癌等許多疾病的根源;造成或形成的環境酸化、酸雨,也是破壞森林、影響植物聲場、損壞建筑物的罪魁禍首。由此可見,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技能效果,是改善大氣環境的重要途徑。
建筑節能可改善室內環境
室內熱環境是對室內溫度、空氣濕度、氣流速度和環境熱輻射的總成,它是影響人體冷熱感的環境因素。適宜的室內熱環境,可使人產生舒適感。節能建筑則可改善室內環境,做到冬暖夏涼。對復合節能要求的采暖居住建筑,屋頂保溫能力約為一般非節能建筑的1.5~2.6倍,外墻的保溫能力約為非節能建筑的2.0~3.0倍,窗戶保溫能力約為非節能建筑的1.3~1.6倍,本文出自新型無網保溫系統南陽銀通YT無機活性墻體隔熱保溫系統。
節能建筑的采暖能耗僅為非節能建筑的一般左右,且冬季室內溫度可保持在18℃左右,并使圍護結構內表面保持較高的溫度,從而避免其結露、長霉,顯著改善冬季室內熱環境。由于節能建筑圍護結構熱絕緣系數較大,對夏季隔熱也極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