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發展,建筑高度的增加,使用功能的日趨多樣化,建筑師們也不再滿足于簡單規則的建筑外觀,這些都使得民用建筑的平面布置和豎向體型日趨復雜。然而復雜的造型必來帶來節點的設計復雜,材料的應用匹配也會繁復,帶來的施工難度也相應增加。材料的復雜性,節點設計可能存在的薄弱性必然會影響其受力情況的綜合考量,尤其是在外圍護結構方面。建筑高度越高,其受風荷載的影響越大,環境影響因素也就越復雜,外墻滲漏率也越高。而由于外保溫問題帶來的外墻滲漏主要表現在墻面滲水、預留洞滲水和外墻窗四周滲水等幾個方面,建筑高度越高,滲漏問題的鑒定和維修難度也越高,一旦發生滲漏不僅外保溫系統可能崩潰,節能效果也會受到嚴重影響。下面我們從設計、材料、施工、后期維護四個方面來綜合分析一下外墻外保溫滲漏的常見原因。
一、 設計因素
1、不科學的節點設計
項目從構思到落地,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節點設計,標準節點做法雖然可以解決絕大部分設計問題,但是每個項目都有其獨特性,因此一些相對特殊部位的節點設計不能完全照搬圖集,需要有經驗的外保溫技術工程師在安全便捷成本的前提下做設計優化,例如一些大型線條的節點設計,如果不能合理優化,往往會導致線條部位的開裂,以致造成滲漏脫落。同時,在優化設計時要注意將外墻窗與保溫系統作為整體進行綜合考量,不完善的保溫收口收邊設計,往往造成滲漏隱患。

2、不匹配的材料系統設計
不匹配的材料設計主要體現在材料的施工工藝性能不匹配、材料化學性能不相容、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匹配等幾種情況。不同的外保溫系統各有其特點及適用的建筑型式,尤其涉及到氣候分區、地理環境、建筑功能等因素。保溫材料相對容易受到溫度、濕度等影響,外部溫差較大時,材料、構件等將發生形變,形變導致的應力荷載累積極有可能導致保溫層出現開裂。典型的不匹配材料系統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
● 構成外保溫層的各層材料自身的柔性不匹配、相容性差造成層間剝離,或者應力釋放不均勻導致裂縫引起滲漏;外墻外保溫體系的各構造層要求柔性匹配,逐層漸變,剛性和柔性材料和平過渡,防止外墻外保溫體系的開裂;
● 飾面材料建議選用透氣性較好的厚質型涂料,不建議彈性涂料或飾面磚。構成飾面層的各層材料間匹配性差,無法適應基層應力變化,導致裂縫;使用膩子需根據外飾面材料特性選用合適的柔性耐水膩子找平,在合適的情況下也可采用細找平砂漿代替柔性膩子進行飾面材料基底找平。
因此選擇合適的、匹配的材料系統也是在項目設計之初的重要環節。
3、不規范的施工工藝設計
作為施工工藝的制定者來說,常見外墻外保溫體系的標準工藝可以說基本上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或迫于成本,或限于工期等等,一些不規范的工藝點往往就是從這些耳熟能詳中“延展”出來了,例如外墻腳手架洞和預留洞的防水處理措施,女兒墻壓頂上避雷設施施工后的防水封堵,往往會被刻意“忽視”了,而這些都是極容易導致外保溫滲漏的關鍵工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