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外墻保溫材料脫落問題已經引發行業廣泛討論,在原有保溫施工基礎上增加措施能否降低保溫脫落概率其實也備受質疑,有專家認為按目前的標準施工,問題不大,發生問題的環節主要還是在施工質量,而非標準本身。
對于保溫材料脫落事件,有行業人員曾一語中的:外保溫脫落為何頻頻出現在山墻,而非別處?本次借此有感隨寫。
| 保溫為何總在山墻掉落|
▾

(山墻脫落)
外墻保溫材料脫落,難逃山墻,原因如下:
(1)總圖布局
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高地價、高房價的時代,項目的容積率高且密度大導致建筑之間排布相對密集,甚至就是卡著規劃控制間距和防火間距,尤其是北方這種對日照要求比較嚴格的地區,樓棟長向排布基本以東西向排布為主,中國屬于季風氣候為主,冬季以西北季風、夏季以東南季風為主。

(季風性氣候)

(北方地區季風主要沿山墻傳播)
樓座東西排布采光、季風性氣候特點,造成建筑的山墻處非常容易產生紊流(漩渦),紊流處受力很復雜,外保溫在此處連續時間內受拉、壓變化,頻次比南北向保溫高很多,在這種狀態下山墻保溫非常容易失效。
在《建筑設計荷載規范》附錄8.3.2條中有明確:


(2)兼顧節能與防火的成熟保溫系統較少
建筑保溫材料種類繁多,材料的保溫性能和防火性能很難兼顧,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15年5月1日執行之后,各種保溫材料尤其是復合A級保溫材料上墻隱患頻多,有專家認為《新建規》后A級保溫上墻后的項目,將會有非常大的掉墻風險。
復合保溫材料,自重大(一般容重高達140kg/m3,否則很難達到A級不燃),自重大的復合保溫材料上墻依然沿用薄抹灰體系不合適,而且保溫材料本身添加阻燃劑,吸水性如何、耐久性如何都是很大的考驗。

其他材料或者建筑結構一體化保溫也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問題,此處不在做過多贅述。
成熟的保溫系統較少(尤其是兼顧A級防火和保溫)是掉墻問題發生的原因之一。不過在這里順道提一下南陽銀通的YT無機活性墻體保溫隔熱材料,A級不燃,無網施工,保溫隔熱節能效果好,曾獲國家建設事業“十一五”技術公告重點選用產品,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專門針對南陽銀通YT無機活性保溫材料定制了建筑標準設計圖集(13CJ37),產品經20余年市場考驗,得到了廣泛好評,是一款可以重點了解的產品,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材料的選購都要認準正規廠家,避免后期出現因產品質量不達標造成的脫落等問題。
(3)山墻施工風險最高
北方地區由于采光的要求,建筑南北向的窗墻比較大,再加上立面線條的影響,立面基本上被窗及線條打斷,南北立面很難形成較大范圍的保溫。
東西向對建筑能耗尤其是北方地區夏季制冷能耗的影響較大,加之開發商不太喜歡內部布置剪力墻(比如大空間的要求、可變空間的需要),角部區域受力較大需要集中布置剪力墻等多重因素,設計時山墻處的剪力墻較為集中。

《山東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7 5026-2014 )

18層及24層建筑,山墻剪力墻布置
高層建筑山墻剪力墻占比至少在70%以上,且線條較少,非常容易形成大面積的保溫粘貼面積,大面積的保溫施工產生問題的概率要高。
剪力墻較多,對施工而言比較難,因為保溫錨栓固定時,需要提前電鉆鉆孔,很多工人鉆孔時未嚴格按照操作手冊來控制鉆孔深度,反之是稍微鉆一下孔即可,然后強行將錨栓砸進保溫層,引發錨栓翹曲將保溫頂出,形成空腔。

我們觀察過非常多的山墻保溫材料脫落事件,諸多情況與上述施工有很大關系,保溫板在受到錨栓擾動之后,形成空腔,再受到山墻風紊流不斷的拉壓往復荷載,山墻保溫材料脫落很容易形成。
當然山墻保溫材料脫落還和粘結砂漿質量、滿粘面積、施工時間、保溫材料本身有非常大的關系。
注意山墻保溫質量的施工,對于后續外保溫脫落風險的控制有非常大的作用,后續施工可重點關注。
相關閱讀:建筑外墻保溫材料脫落原因——實例分析 | 建筑外墻脫落砸傷行人,誰來承擔賠償責任? | 保溫砂漿保溫層發生開裂、起殼、脫落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相關閱讀:建筑外墻保溫材料脫落原因——實例分析 | 建筑外墻脫落砸傷行人,誰來承擔賠償責任? | 保溫砂漿保溫層發生開裂、起殼、脫落的原因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