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溫效果
保溫效果是外墻外保溫質量的一個關鍵性指標。所以應采用滿足當地節能設計標準的保溫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工藝,避免產生局部熱橋現象。
2、穩定性
與基層墻體牢固結合,是保證保溫層穩定性的基本環節。對建筑物面層要仔細檢查,如果面層存在空鼓、疏松情況,必須認真清理,以確保保溫層與墻體緊密結合。外墻外保溫體系應能抵抗當地最不利的溫度與濕度條件下、承受風力、自重及正常碰撞等各種內外力相結合的負載,在如此嚴酷的條件下,保溫層仍不與基底分離、脫落。
3、防火性能
盡管保溫層處于外墻外側,防火處理仍不容忽視,在采用B級材料做外保溫材料時,必須采用有阻燃性能的板材,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在每層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4、濕熱性能
外保溫墻體面層、接縫處、孔洞周邊、門窗洞口周圍等處,應采取嚴密的措施,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5、溫度效應
外墻外保溫墻體應能耐受當地最嚴酷的氣候及其變化。無論是高溫還是嚴寒的氣候,都不應使外墻外保溫體系產生不可逆的損害或變形。為避免表面溫度的變化產生的變形使表面出現裂紋,應設置伸縮縫。在門窗口、邊角處、穿墻管等部位,為避免墻體變形及抹灰接縫處產生裂紋,應采取措施。
6、耐撞擊性能
外墻外保溫體系應能耐受正常的交通往來的人體及搬運物品產生的碰撞。在經受一般性偶然或者故意的碰撞時,不至對外墻外保溫體系造成損害。在安裝空調器時或用常規方法放置維修設施時,面層不至開裂或者穿孔。
7、抗變形能力
受主體結構變形的影響,當主體結構產生正常變形時(收縮、徐變、膨脹等),外墻外保溫體系應不至于產生裂紋或者開裂。
8、耐久性
外墻外保溫體系的各種組成材料,應該具有化學的與物理的穩定性。所有的材料具有的性能,應做到在結構正常的使用壽命條件下,由于干燥、潮濕、電化腐蝕,以及昆蟲、真菌或藻類的生長、動物的破壞等侵襲,都不至造成損害。所有材料之間彼此相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