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墻的外保溫層,就如同人冬季穿的棉衣,如果棉衣出了問題,人必然受到傷害。因此,盡快解決民用建筑外保溫安全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南陽防爆電氣研究所所長王軍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盡快解決民用建筑外保溫安全問題的建議”。
近年來,因外墻保溫層可燃燒導致火災蔓延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
“建筑防火問題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今年也有其他代表委員關注了這個問題。比如: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云南工商學院董事長李孝軒建議,要開展高層住宅消防安全大檢查和隱患大排查;對現有高層住宅外墻保溫材料合規性安全性、消防設施設備等進行全面排查,掛賬列單整改清零。”王軍非常贊同這些建議。他認為,縱觀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建筑火災,不難發現,這些火災雖著火原因各不相同,但起火后,均因建筑物使用了可燃性外墻保溫材料,導致火災迅速蔓延。
我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實施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之后在建筑保溫實際實施中,使用外墻外保溫系統是必須的做法,尤其是北方嚴寒、寒冷地區。然而,傳統老舊建筑保溫材料是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硬質泡沫等材料,這些材料極易引燃爆燃,且燃燒后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在建筑外立面形成立體火災,危害性極大。根據國家行業標準JGJ 144《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在外墻外保溫工程的正常使用和正常維護條件下,其使用年限不應少于25年。在王軍看來,目前,很多老舊住宅外保溫已臨近設計壽命,表面抹灰保護層出現了開裂、脫落等情況,易燃、可燃保溫材料外露,如遇火源極易燃燒,加速火情蔓延。同時,因外墻保溫層脫落而毀物傷人事件近年來也不斷發生。這些因外保溫材料引起的惡性事故的疊加,讓建筑外保溫安全問題,一直為公眾所詬病。
多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公共安全,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因此,全面提高建筑物,尤其是民用建筑墻體保溫材料的使用標準和等級,推廣使用綠色低碳安全保溫材料迫在眉睫。”
李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同時提出,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促進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
王軍認為,李強總理的報告為推動外墻保溫材料的“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撐,外墻保溫材料的發展也必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解決民用建筑外保溫安全問題,同時通過外保溫層的技術革新實現民用建筑低碳發展,需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
王軍建議,高度重視建筑領域面臨的安全形勢,特別對建筑外墻外保溫脫落、燃燒、滲漏等導致的安全事故提高認識,高度警醒,建議通過立法,將建筑外保溫安全納入各地方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進一步理順外墻外保溫監管體制機制,明確住建、應急、消防等相關部門在建筑外墻外保溫安全領域各自所承擔的職責,強化問責;建議由住建部牽頭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等部委開展建筑保溫新材料專題調研,深入了解當前建筑保溫產業在科技研發、產品推廣、市場應用等方面情況,特別對建筑業重點省份、重點企業開展調研;研究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新型保溫材料的研發創新,并將建筑保溫材料行業納入國家雙碳目標工作日程及考核范圍,推動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高質量發展,確保雙碳目標如期實現。”
來源:消費日報網訊 (記者 丁新偉)